日a本亚洲中文在线观看|亚洲 欧美 日韩 制服 师生|免费a视频中文字幕|91对白麻豆国产在线观看

    <b id="7kt8d"><meter id="7kt8d"></meter></b>

    <code id="7kt8d"></code>
      <ul id="7kt8d"></ul>

    全部

    “百年奮斗路·百城訪初心”全媒體報道四十八:百年三峽夢圓宜昌

    來源:周口日報

    作者:

    2021-06-29

    圖1:1973年宜昌城區(qū)全景圖。(圖片由宜昌市城建檔案館提供)

    圖2:鳥瞰大美宜昌城區(qū)。(周星亮 攝)

    圖3:雄偉壯麗的三峽大壩全景。(鄭家裕 攝)

    圖4:航拍大美宜昌城區(qū)江岸生態(tài)廊道。(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楊柳之 攝)

   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雷鵬程

    大江奔流,澎湃萬里。

    回望歷史,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史也是一部治水史。

    地處長江中上游接合部的湖北省宜昌市,更是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、創(chuàng)造人類治水興水偉業(yè)的世界奇跡:

    ——在這里,20世紀70年代開工建設葛洲壩工程,鑄成“萬里長江第一壩”;

    ——在這里,20世紀90年代開工建設三峽工程,2010年全面轉入運行階段,崛起“全球一號水電工程”。

    2018年4月24日,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長江、視察湖北,首站來到宜昌。他登上三峽大壩壩頂時指出,“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優(yōu)越性的典范,是中國人民富于智慧和創(chuàng)造性的典范,是中華民族日益走向繁榮強盛的典范”。

    “大國重器”光耀宜昌,賦予這片2.1萬平方公里熱土千載難逢的發(fā)展機遇,實現了從濱江小城到“中國動力心臟”的華麗蝶變。

    今日宜昌,400多萬人民正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,向世界旅游名城、清潔能源之都、長江咽喉樞紐、精細磷化中心、三峽生態(tài)屏障、文明典范城市闊步邁進。

    高峽出平湖

    人類文明,離不開大江大河的哺育。

    1919年,孫中山先生在“建國方略”的《實業(yè)計劃》中,提出改良宜昌以上長江段“以水閘堰其水,使舟得溯流以行,而又可資其水力”。

    1944年9月,國際壩工專家薩凡奇到宜昌考察后,提出著名的“薩凡奇計劃”。但積貧積弱的舊中國,三峽夢難圓。

    新中國成立后,長江安瀾且水力可資納入國家戰(zhàn)略。1953年初,毛澤東主席在討論長江防洪時指著地圖上的三峽說:“為什么不在這個總口子上卡起來?”時過三年,他又描繪了“更立西江石壁,截斷巫山云雨,高峽出平湖”的宏偉藍圖。

    二十多年時間,400多名專家多次考察、論證、比選,于1979年把三峽大壩壩址選定在宜昌的三斗坪。

    宜昌,這塊曾孕育了愛國主義詩人屈原、“和平使者”王昭君的厚重土地,注定成為中華民族奮發(fā)圖強、百年三峽夢演繹成真的歷史性坐標。

    夢漾大江畔,高峽出平湖。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,1994年12月14日,三峽工程開工;2006年,三峽大壩全線建成;2010年,三峽工程成功蓄水至175米。

    三峽工程的防洪、發(fā)電效益巨大。截至2020年底,三峽工程累計攔洪運用61次,攔蓄超5萬立方米每秒的洪峰19次;三峽電站累計生產清潔電能13991億千瓦時,相當于節(jié)約標準煤4億余噸,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億余噸。

    三峽水電“照亮大半個中國”,宜昌成為名副其實的“清潔能源之都”。

    當驚世界殊

    2021年5月31日,“中國三峽·世紀工程”入選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“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”。

    巍巍三峽壩,悠悠長江水,壯麗西陵峽,2400多年的建城史,120萬年前的“長陽人”……秀美的自然風光和璀璨的人文歷史輝映,催生出三峽大壩、屈原祠、三峽人家、清江畫廊等4大國家5A級風景區(qū)。全市年均接待中外游客近9000萬人次,其中入境旅游人數47萬余人。

    走近“大國重器”,感受中國力量。眾多國際友人參觀三峽大壩后感慨,三峽大壩、屈原兩大世界級的符號,讓世界對宜昌充滿了想象。

    宜昌因水而興、因水而魅,宜昌人民搶抓機遇、開拓奮進,不負偉大時代。

    好山好水、好人好事、好產好業(yè),正成為宜昌城市品牌的核心競爭力。宜昌四次蟬聯(lián)“全國文明城市”,兩次榮獲“長安杯”,先后榮膺中國優(yōu)秀旅游城市、國家環(huán)保模范城市、中國詩歌之城、中國鋼琴之城……

    長歌未央,風鵬正舉。宜昌擦亮世界旅游名城的名片,走向更加壯闊美好的明天。

    奮進新時代

    長江流經宜昌232公里,浩蕩東去。

    “共抓大保護,不搞大開發(fā)?!本G潮涌動大江南北,奏響新時代“長江之歌”。

    宜昌一手淘汰落后產能、推動化工產業(yè)轉型升級,一手突破性發(fā)展新材料、生物醫(yī)藥、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戰(zhàn)略性新興產業(yè)。綠色,已成為宜昌高質量發(fā)展的全新底色。

    “宜昌通則三峽通,三峽通則長江通?!比龒{船閘2003年6月18日投入運行以來,18年已安全通過91.24萬艘次船舶、16.04億噸貨物、1222.86萬人次旅客,成為服務長江經濟帶發(fā)展的重要物流通道。

    6月17日,宜昌發(fā)布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,提出打造長江綜合立體交通走廊。6月27日,市委六屆十五次全會激情奏響沖鋒號角,到2025年,宜昌綜合實力將穩(wěn)居全國城市50強,位居中部地區(qū)、長江沿線同等城市前列。

    奮進新時代,宜昌搭乘三峽快車走向世界?!耙藵h歐”國際班列常態(tài)運行,“宜新歐”國際班列開通,“宜昌制造”出口150多個國家和地區(qū)。

    開啟新征程,一幅“干在實處、走在前列、當好引擎、爭當表率”的壯美畫卷,正在這方“宜人之城、昌盛之地”精彩綻放。

    短評:

    奏響新時代“長江之歌”

    世紀工程,百年閎音。三峽工程的成功建成和運行,使多少代中國人開發(fā)和利用三峽資源的夢想變?yōu)楝F實。這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(fā)展的重要標志,如時代豐碑矗立東方,激勵我們砥礪前行、不懈奮斗。

    回望百年三峽逐夢,回看宜昌輝煌巨變,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,中國共產黨“為中國人民謀幸福,為中華民族謀復興”的初心和使命始終如一,社會主義制度“集中力量辦大事”的優(yōu)越性充分彰顯;我們更加堅定“四個自信”,堅信中國共產黨“能”、馬克思主義“行”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“好”!

    大江流日夜,慷慨歌未來。我們要從百年三峽夢圓中汲取奮進力量,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(fā)展的重要論述,齊心合力奏響新時代“長江之歌”。(南山)

    [責任編輯:張魯莎]

    中華龍都網版權所有,未經授權不得轉載

    周口24小時